第(3/3)页 从什么时候插秧到什么时候用药,到什么时候灌溉烤田,再到水稻的返青、分蘖、抽穗、灌浆。 王久隆的手中空无一物,但陆时羡能够从他口中听见最后一次实验时,准确的分蘖数是多少,穗粒数是多少,千粒重有多少,空壳率有多少。 包括在实验室里测量出的土壤pH值是多少、有机质含量是多少、不同营养元素含量又有多少...... 时间早已超过预期,门口的曲溪好几次侧身查看情况,最后甚至走进来小声提醒了一次。 但奈何陆时羡现在是大老板,在这里一切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。 最后听完,时间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了。 陆时羡看着他感慨地点点头:“没办法,包括农作物在内的植物生态系统变化进展缓慢,短期试验确实不足以揭示植物的长期变化规律。” “这种研究非常考验研究人员的耐心,不是真正内心热爱这行的人是做不下去的。” “你能顶住学业压力,坚持下来,确实很不容易。” 田间实验很苦是真的,不好做也是真的,吃亏不讨好也是真的。 但它也的确是必要且珍贵的! 很多研究需要用到长期累计的数据,但做研究不能总依赖现成的二手甚至是N手数据。 拿来主义固然方便,但也养成一种惰性和依赖性,也难以发现真正的自然规律,掌握一手数据真正才能掌握主动权。 这类实验最为出名的,应该诞生于1843年的洛桑试验站,这里的小麦施肥试验至今已持续长达180年之久。 因它提供了大量准确且珍贵的一手研究数据,到现在已经有数不胜数的农业研究都采用了与之相关的数据,后来它被称之为“现代农业科学的发源地”。 王久隆听完,却嘿嘿一笑:“其实我家里就是干这个的,继续选择研究它,我这也算子承父业了。” “记得小时候被逼着帮忙做农活还挺委屈的,但时间久了反倒觉得挺有意思的,当然也就不觉得多么幸苦。“ “现在有了各种农业器材的帮助和科学理论的指导,我做的这些说实话也算不上什么,真正不容易的还是那些老一辈种地人......”